7.4一季度GDP增速符合预期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28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7587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62850亿元,增长7.8。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 接受《金融投资报》采访的分析人士认为,一季度国内经济增速并未超出预期,接下来的2、3季度或将转好,股市在宏观经济积极影响下有望迎来中短期机会。 一季度或是全年低位 对一季度GDP增速7.4这1成绩,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好于预期,并对接下来的宏观经济发展状态表示期待。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其微博中表示,第一季度GDP7.4好于预期,在稳增长背景下,可对第二季度恢复到7.5左右保持乐观。 西南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刘峰告知,早前人们对今年一季度国内经济增速的预期在7.2-7.3之间,GDP增速7.4这1结果可以说是符合预期的,这显示开年以来国内经济保持安稳局面,没有大起伏,虽然低于全年7.5的预期,但仍属公道安稳区间。"新年以来管理层政策很多,除'铁公基'以外,京津冀、前海等区域政策开始酝酿或相继出台,在小微企业减负、鼓励投资方面也有所动作,想要增加新经济活力。整体来看,现在的政策主要以微调和预调为主。中医医治白癜风"他表示道。 首创证券研发部副总经理王剑辉则指出,7.4这1数据比年初预期的7.5要低,但是会比修正后的预期高。整体来看,国内宏观经济仍然处于弱势。但他认为2季度时会有所好转,但幅度不会太大。"外部环境变暖将使中国外贸会有相应改进。国内方面,棚户区改造、铁路基建投融资改革和区域政策逐步落地,良性投资增速有望回升,消费亦有安稳趋势,这些因素对2季度经济有积极影响,整体将是改进的。" A股或迎中短期机会 股市向来被看作是宏观经济晴雨表。随着一季度国内经济数据的公布,分析人士对A股未来趋势的预期亦相对积极。 刘峰认为,一季度经济数据或是全年低位,23季度将会逐步企稳回升,他对今年股市的看法谨慎乐观。"管理层在上市公司退市政策、新股发行制度方面均有所改革,更大程度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优化了投资环境。在这类趋势下,我认为经济与股市的联系会更加紧密,随着更多优秀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股市对经济的反应会更加真实和准儿童白癜风怎样医治确。"他说道。"股市在前期已反应了一季度的经济低迷状态,并曾出现两次筑底。在宏观经济即将出现改进的2季度,市场对股市的预期可能也会出现调解。"王剑辉表示,目前市场人士对A股趋势乐观、悲观观点都有,但是2季度经济不会再继续恶化几成共鸣,这类预期反应在股市上,对基本面的耽忧会有所减少。具体来看,他认为接下来传统产业向上的空间将会比较明显,在部分高分红企业的支持下,估值修复的趋势或将延续,市场在2季度或有中短期的机会,而市场亦将对2250点目标有所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数据的变动引发了很多市场人士的关注。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533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8,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6.8。房屋新开工面积29090万平方米,同比着落25.2。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3263亿元,同比着落5.2。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21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9。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8731亿元,同比增长6.6。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分析,一季度房地产多数指标下滑。首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8,增速比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这是将GDP拉低至7.4的主因之一;其次,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着落3.8,降幅比月份扩大3.7个百分点。虽然商品房销售面积前两月增幅已跳水,但是一季度跌幅略有扩大,超出预见。"我们注意到,房地产开工有所着落,库存则在上升,可能与政策影响有所关系。我认为,这显示出房地产行业现在跟国家的大经济环境一样,面临着从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的进程,行业之前每一年25左右的增速在未来也不太可能再发生。从局部来说,未来三四线城市的低迷状态可能还会延续,而国内1二线城市的分化则将继续--中心城市和一些热门区域城市延续热度,非中心城市会出现显著分化,它们将更多显现出传统经济调解导致的需求、增速放缓局面。"王剑辉最后表示道。 数据解读 货币政策难有大动作 一季度GDP环比上一季度的7.7下滑0.3个百分点,市场预期我国的宏观政策将出现"微调整",但难有"大动作"。 出于对短时间经济增长前景的耽忧,近期有关中国可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讨论此起彼伏。中国银行发布的报告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速趋缓、利率水平抬升的背景下,2季度中国偏紧的货币政策立场可能较难保持,年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不过,多数人认为,短期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必要性不大,央行更可能持观望的态度。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指出,一季度GDP增速仅是小幅低于7.5的既定目标,预计货币政策将仅限于微调,可能将以放松信贷窗口指导和公然市场操作为主。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图较为明显。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保持铁路投资稳定增长、加快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被认为是一种"微刺激"。 分析人士认为,从近期引发热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小微企业减税等措施都可以看出,财政政策已出手,未来还将陆续跟进,重点触及保障房及基建投资领域。 高端餐饮告别负增长 相较于今年开局消费11.8的增速,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0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2,出现明显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3月份餐饮收入2050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代表高端餐饮的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2,首次告别连续14个月来的负增长,并较今年1-2月份-0.5,上升4.7个百分点。 业内普遍认为,2014年消费的看点已不在于其增长速度,而在于发展模式的转型。消费增长将进入减速换挡期,从政治、经济形势判断,公款消费、团体消费、超前消费等"水份"将进一步被挤出,消费将更趋于无水分式地增长。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受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增速整体下行影响,居民整体购买能力和意愿回升乏力。同时,考虑到PMI从业人员指数延续低于荣枯线以下,经济转型背景下摩擦性失业压力可能有所增大,短期内消费增速大幅反弹可能性不大。不过,年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整体延续稳定增长的势头。 购数据首次"亮相"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限额以上络零售商零售额815亿元,同比增长51.7。这是国家 统计局首次公布这1数字,统计局将利用大数据发掘继续搜集络零售数据。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介绍,零售额从卖家角度可以分成3部分:1是限额以上范围较大的企业,已在统计局的全数调查之内;2是企业主体范围较小,属限额以下,但比较规范,有营业执照,也会在基本单位名录库里得到反应,统计中会通过抽样调查来反应这一部分购情况;第三类是大量散户在上销售,没有营业执照,没法包括在名录库内,这部分数据很难掌握。对此,他说:"我们初步肯定想通过大数据发掘来搜集这部分信息。" 他说,国家统计局目前已跟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大的数据运营商签订了战略协议,如果进展顺利,第二季度将发布限额以下单位络零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