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紧缩财政支出预算赤字目标恐难实现

财政支出增速放缓赤字目标恐难实现  前11个月实现5000亿元财政盈余,距离赤字"达标"尚差1.7万亿元  在中央推动反腐风暴和厉行节约的背景下,今年财政支出增速继续放缓,乃至影响到了年初的财政赤字安排能否完成的问题。  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实现5000亿元财政盈余,若要到达全年预算赤字1.2万亿元的目标,12月单月赤字将有1.7万亿元。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近日对此表示,今年预算赤字难以完成,其中支出增长低于预算是主要原因,主要遭到政府反腐和节俭政策的影响。  12月25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召开,在谈及今年改进宏观调控工作的进展时,财政部部长楼继伟首先就指出"坚持了不扩大财政赤字,落实中央厉行节约的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中央增加财政管理力度对财政支出构成了明显束缚,政府减少不必要的开消在现行体制下是值得鼓励的。  反腐倡廉紧缩财政支出  数据显示,1~11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119650亿元,公共财政支出114697亿元。今年前11个月实现5000亿元财政盈余。  根据今年预算安排,全国财政赤字拟安排1.2万亿元,这就意味着,12月需完成1.7万亿元财政赤字才能到达这1目标。  "从过去几个月财政收支的增长情况看,12月难以到达这1水平。估计12月财政赤字可能高于去年12月的1.25万亿元,到达1.35万亿。即便如此,全年赤字只有8500亿元,远低于1.2万亿元的预算赤字水平。"中金公司就此认为,主要原因是财政收入加速增长,但财政支出却在放缓。  数据显示,财政收入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加速增长,前11个月增速到达9.9%,比预算增速高出近两个百分点;但前11个月财政支出增长9.3%,低于10%的预算目标。  事实上,2011年中国财政支出增速为21.2%,2012年则为15.1%,今年的增速预算目标已降为10%,如今前11个月财政支出9.3%的增速比预算目标还低。  对财政支出增速放缓的缘由,中金公司的报告认为,是受政府反腐和节俭政策影响。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也表示,中央增加财政管理力度、整治"3公消费",对计划外财政支付构成了明显束缚,前3季度财政存款高达1.46万亿,是去年同期的2.5倍,这1趋势在10月、11月仍在继续。  中央今年提出一系列任务,要求政府系统"过紧日子",措施包括紧缩"3公经费",不得新建楼堂馆所等,从而紧缩行政支出。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楼继伟在总结2013年财政工作进展时就表示:"坚持不扩大财政赤字。落实中央厉行节约的要求北京权威白癜风医院,压减一般性支出。"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认为,支出减少主要是由于支出的束缚增加,"有钱不好花",也有削减支出的因素。  比如对今年的财政政策,中金公司就认为,整体来看其实不宽松。从财政赤字看,政府在实行一种相对紧缩的财政政策。  事实上,虽然今年经济形势一度严峻,但楼继伟多次在公然场合表示,不会出台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但将出台一些针对微小企业的减税措施。  财政支出增速放缓背后,还有中央对今年不再扩大赤字的目标管控。今年年中,中央高层曾明确表态,要将未来的中国财政赤字率控制在3%这条"硬杠杠"之内,以防国际评级机构下落中国的评级,引发类似欧债危机的风险。  中金公司预计今年财政赤字将大幅低于预算,金额约占GDP比重的1.5%。  楼继伟在前述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要深入推动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然,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的改革方案中也提到,要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预算编制和审查的重点由现在的收支平衡状态更多向支出预算和政策转变。  有学者认为,如果能够跨年度平衡,那年度赤字将不再是特别重要的问题,而变成一个周期性问题。  年末财政支出冲击波  在今年前11个月实现5000亿元财政盈余的背景下,若要到达全年预算赤字1.2万亿元的目标,12月的"任务"很重,单月赤字需要到达1.7万亿元。  查询近三年的财政数据了解到,近三年每一年12月的财政支出占全年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到达20%、18.3%和16.6%。虽然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但还是显著高于其他月份。  数据显示,去年12月财政支出到达2.1万亿元,财政收入则为8300亿元,实现赤字1.27万亿元。  "考虑到去年12月的财政支出已反应了10八大以后政府控制'3公消费'和财政'突击花钱'的影响,我们判断今年12月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接近去年,支出金额2.3万亿左右。"中金公司认为。  中金公司分析称,依照历史经验,年底会有较大的财政支出和财政存款投放,主要是政府年底"突击花钱"和财政资金集中结算的体现。  年底"突击花钱"一直饱受诟病。虽然有财税系统人士认为,"突击结账"和"突击花钱"并不是一回事。杨志勇也表示,"突击花钱"的情况现在应当愈来愈少。  但由于预决算报告尚不够透明完全,年底财政资金大量支出仍引发质疑。  有地方预算部门官员曾表示,财政系统的预算部门每一年到12月底压力最大,常常有大批量的转移支付或项目资金在此时结清。他还表示,专项转移支付下达常常时间较晚,有时候乃至会在年末最后一天下达以完成预算目标。  对明年的财政政策,中金公司报告认为,存在着不确定性,但从财政赤字看,明年财政政策有较大的扩大空间。不过,受收入超预算、支出增长将有所控制等因素影响,明年的预算赤字最后也有可能没法实现。  不过,财税界也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表示,预算稳定调理基金也可以算支出,"怎样都可以完成"。  但不可否认,无论是"突击花钱"或"突击结账",都是为了完成年度支出预算,一定程度上将帮助赤字安排达标。  与此同时,年末"突击花钱"对货币政策的扰动也是一个老问题。在有些年的12月,财政存款渠道乃至成为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  以2012年为例,央行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2012年11月,政府存款范围高达31599亿,但到了12月,这个数字迅速降为20753亿,也就是说,政府存款在1个月的时间内减少了10846亿元。  2011年的情况也如出一辙。2011年11月,政府存款范围为34128亿,到了12月着落为22734亿元。换句话说,一个月的时间,政府存款减少了11394亿元。  截至2013年10月底,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的政府存款范围已高达41163亿元。这意味着,依照往年经验,今年年底财政"突击花钱"的范围可能尤甚往年,这不仅构成巨大财政医治白癜风要多久支出,同时也意味着巨量流动性投放。  据接近央行的人士分析,央行在近段时间维稳资金面时,主要的一个担心就是到年底财政支出突然增大的问题。  鄂永健判断,按往年规律,年末集中支出的现象--12月财政资金集中投放--仍有较大可能出现,这将构成年末1.2万亿以上的资金投放。  针对本周流动性紧张问题得以减缓的现象,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分析称,央行重启逆回购,虽然量较小,但给予市场的心理暗示是央行还是在托底;同时,本周大量的财政投放资金进入各家商业银行,有效减缓了资金紧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