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莱雅研发创新中心黄洁芳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往前推进,人们的生活环境不断被破坏,PM2.5、氮氧化物、硫氧化物、臭氧等不利因素,无时无刻不在侵害人们的皮肤,造成皮肤粗糙、敏感、角质层变厚变硬、衰老、肤色不均等肌肤问题。
在上述背景下,近年来,具有抗污染宣称的护肤品逐渐引领市场潮流,呈现较快速度发展。本文将结合各类污染因素对皮肤的破坏机制,简要概述抗污染活性成分的功效测试方法,并分别从防护、强韧、清除、修复四个方面,对抗污染护肤品的功效成分进行设计,旨在为配方开发工程师们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解决方案。
前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突飞猛进,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雾霾、臭氧、汽车尾气等,无一不在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身处都市当中,人体最大的器官——肌肤,不可避免地成为直接接触外界污染的第一道防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空气污染的侵害下,肌肤变得粗糙、暗黄、失去弹性,皱纹也提早爬上面庞。
目前,市面上宣称具有“抗污染”功效的化妆品,大部分仅从某一方面,解决污染对皮肤造成的负面影响,无法提供较为全面的解决方案。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将结合不同污染因素对皮肤的破坏机制,简要概述相应抗污染活性成分的的功效测试方法,并从防护、强韧、清除、修复四个方面,对抗污染护肤品进行设计,旨在为配方工程师在开发抗污染护肤品时,提供一个新思路。
1.抗污染功效测试方法
1.1香烟烟雾测试
香烟烟雾分析模型(简称CES)是常用的空气污染模型。
试验步骤简述如下:先以抽真空的方式,让香烟烟雾,以三支长85mm的研究用过滤嘴香烟为载体,穿过30ml已消毒的磷酸盐缓冲液,来准备香烟烟雾溶液。
然后,将准备好的香烟烟雾溶液,放入不同浓度的人类真皮纤维原细胞(NHDF)或表皮角质化细胞(NHEK)培养皿中,进行过滤消毒。试验时将NHDF和NHEK放入香烟烟雾溶液,或含有一定浓度活性物的香烟烟雾溶液中培养。
测试结束后,可采用多种方法,对活性物的抗污染机理进行研究。
例如,可利用基因芯片分析技术,综合分析所有基因的前后变化情况;
然后,再利用RT-PCR量化分析技术,确认指定基因的前后变化情况。若活性物能够显著控制在香烟烟雾压力下,某些关键基因的表达,则说明该活性物能减少污染物对细胞的毒害作用。
也能通过对比活性物处理与否条件下,某些炎症因子的表达量差异,或细胞的不同存活情况,来判断受试物的抗污染活性。
1.2细胞存活能力测试
MTT法又称MTT比色法,是一种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方法。
其检测原理为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MTT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甲瓒,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
二甲基亚砜(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瓒,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nm或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MTT结晶形成的量与细胞数成正比。该法可用来评判某些活性成分对尼古丁、氯等有毒化学物质的解毒作用。试验时将一定浓度活性物溶液,作用于培养于尼古丁溶液或氯溶液中的NHEK或NHDF中,一段时间后采用MTT法测细胞存活率。存活率越高表明活性物的解毒效果越好。
1.3抗炎能力测试
环境污染会引发皮肤炎症反应。已知NF-kb(转录因子)是机体炎症反应中主要的调控蛋白,控制着各种炎症蛋白因子的产生和释放。许多活性物均通过抑制NF-kb发挥抗炎的功效。
因此,为了测试某待测物质的抗炎作用,可以NF-kb为炎症标志物,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或白细胞介素等炎症性细胞因子刺激人角质形成细胞,激活NF-kb并诱发细胞炎症反应。
与此同时,加入一定浓度待测物质处理细胞,就可以观察其抑制NF-kb表达的能力。通过与没有加入待测物质的细胞相比较,就可以得到待测物质对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百分率,同时还可以得到最大抑制百分率时的待测物浓度。
1.4金属离子螯合能力测试
可分为化学测试与体内测试两种。
化学测试的测量原理是:利用分光光度法来测量加入一定浓度活性成分后,金属离子溶液吸光度的变化,获得溶液中自由金属离子的数量,进而评估其螯合能力。
体内法则是以人类角质细胞为试验对象,将其用MTT染色法进行染色,利用FENTON反应,即铁离子(Fe2+)和过氧化氢进行反应,作用于人类角质细胞上,通过对比添加活性物与否,细胞存活能力的差异,得到活性物对铁离子的螯合能力。
1.5细胞自噬促进作用测试
自体吞噬蛋白LC3是自噬-溶酶体形成的标记物,因此蛋白质LC3是体外筛选测试自噬的关键标记物。试验时将来源于人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接种96孔板,将不同浓度活性物滴入孔板培养48h,采用体外免疫荧光标记法,标记自体吞噬蛋白LC3,通过测定荧光强度判断细胞自噬活力的大小,从而得出活性物对细胞自噬的促进作用。
1.6彗星实验
彗星实验又称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它能有效地检测并定量分析细胞中DNA单、双链缺口损伤的程度。
当DNA损伤因子诱发细胞DNA链断裂后,在碱性电解质的作用下,损伤的DNA断链及片段被释放出来,所以在电泳过程中带负电荷的DNA,会离开核DNA向正极迁移形成“彗星”状图像。
通过测定DNA迁移部分的光密度或迁移长度,就可以测定单个细胞DNA损伤程度,从而确定受试物的作用剂量与DNA损伤效应的关系。
同样以人体角化细胞为试验对象,先用含有活性物的溶液对细胞进行培养,然后加入污染物(如苯并(a)芘)溶液,以未用活性物处理过的细胞作为对照,对比两者试验结果,从而评价活性物对DNA的保护作用。
1.7苯并(a)芘解毒测试
苯并(a)芘存在于汽车废气、香烟、厨房油烟等烟气中,是多环芳烃的代表性物质。
苯并(a)芘进入机体后,会与细胞中的芳烃受体(AhR)结合,诱导CYP1A1酶的表达,并在其代谢作用下,产生活性氧簇(ROS)和二羟环氧苯并芘(BPDE)。
其中,ROS会引发肌肤炎症,加速肌肤老化,而BPDE则会通过与DNA结合造成无法修复的DNA损伤。因此,可逆地阻止苯并(a)芘与AhR的结合,是抗污染的一条有效途径。
为了证明活性物的上述功效,可将人体角化细胞分为两组,试验组用一定浓度活性物培养,对照组不作处理,然后用苯并(a)芘溶液,处理两组细胞,采用qRT-PCR测量CYP1A1mRNA,通过对比CYP1A1表达的降低程度,评估活性物对苯并(a)芘的解毒功效。细胞内CYP1A1的水平越低,表明该活性物能有效防止苯并(a)芘与细胞内AhR结合,从而缓解苯并(a)芘的细胞毒性。
1.8皮肤净化功效测试
隔绝外界污染物对肌肤的粘附,也是防止污染物侵害肌肤的一条有效途径。
可采用人体法(invivo)对活性物抗粘附功效进行检测。
以煤为污染物模型,将受试皮肤分成三个区域。在污染物处理前,于三个受试区域分别涂抹相同量的水、安慰剂乳液与添加有一定浓度活性物的乳液,吸收完全后用煤对皮肤进行污染处理,并对各区域用成像显微镜进行半定量分析;
接着用清水清洗皮肤,待晾干后,用成像显微镜进行第二次半定量分析;
最后对受试区域进行剥离操作,以评价深度净化后,污染物对皮肤的粘附情况。通过对比三个区域的污染物残留情况,对活性物的防止污染物粘附的功效进行评价。
1.9相关蛋白质表达检测
一个基因表达终极结果是产生相应的蛋白质(或酶),因此检测蛋白质是测定基因表达的主要标志。
检测蛋白质的方法很多,除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外,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法)也是是检测蛋白质特性、表达与分布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与前文所述机理相关的蛋白质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水通道蛋白AQPs,透明质酸键合蛋白等。可通过对比活性物处理前后,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来评价其对应功效。
2.抗污染活性物的选择
针对护肤品市场对抗污染宣称及功效的诉求,很多化妆品原料公司相继推出了各类产品。作者按防护、强韧、清除、修复这四个方面的机理,将一些典型原料进行了归类总结。
2.1防止污染粘附,保护免受损伤
大气污染物包括悬浮微粒(PM10,PM2.5)、多环芳烃(PAHs)、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一氧化碳(CO)与臭氧(O3)等有害物质。
其中,造成雾霾的元凶——PM2.5是一类不可忽视的皮肤侵略者。
PM2.5又称细颗粒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它的表面积大,活性强,具有细小多孔结构,更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PAHs、重金属、微生物等)。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PM10)相比,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还无形中增添了皮肤的负担,成为人们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治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