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用什么药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6162073.html

自滨州入夏以来,

气温一路飙升,

伴随着高温一起袭来的还有

“高温热射病”

昨天,滨州又一市民因中暑抢救无效死亡!

短短5天内已经有2人因它身亡!

确认患者因为中暑?

昨日,医院急诊科(开发区)出车8次,其中5次接诊的为中暑患者且都是老年人,其中有一名胡集镇王惠理村87岁的老太太,呼吸不畅,体温一直持续在44-45度,经抢救无效后死亡。急救车赶到时老人已经呼吸不畅,大约抢救30分钟左右,体温一度在44-45度,最后死亡。而这些患者大多是穿着太厚,家里通风不好造成。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三伏天的防暑降温工作,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更要注意防暑。

此前报道↓↓↓

7月11日,

医院急诊科接诊严重中暑患者就有4例

其中一44岁的中年男子死亡!

详情请戳↓↓↓

警惕!高温热射病!滨州一44岁农民工中暑致死!另一人在ICU治疗,仍未脱险

接下来,为大家讲一下三伏天如何正确防暑1

人体能够忍耐多高温度?

对于一般人来说,据测量,人体皮肤温度大约是32℃。所以如果温度高于32℃,空气就会对人体发生加热作用,使人产生热的感觉,于是人体就通过出汗散热来维持热量平衡,以降低体温。根据世界各国的实验,夏季,人们感到最舒适的气温是19—24℃,当环境温度超过舒适温度的上限时,人们便感到热,若超过37℃时就感到酷热,一般来说,人们能够忍受的温度上限是52℃。

2

热射病到底有多要命?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因为持续闷热会使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降,而且阳光中的红外线可穿透皮肤直达肌内,此时热量积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引起皮肤干燥,肌肉温度升高,导致汗出不来,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患者会出现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现象,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体力活动或非体力活动都可能引发这种严重中暑。如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救治,死亡率高达40%~50%。

  遇到高温天气,就要注意降温。如高温下发生有人昏迷的现象,或者高烧持续不下,医院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3

为什么今年的三伏天要40天这么久?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我国自古就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组成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其中,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只出现第四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如出现第五个庚日则为20天。这么一来,三伏天既可能是30天,也可能是40天。以今年为例,今年三庚日来得早,所以会出现立秋前一共有五个庚日的现象,因此就会延长中伏的时间。夏至日是6月22日,初伏开始日为7月13日,中伏是20天,8月8日立秋,末伏开始日为8月12日,三伏天总天数长达40天。

4

学会避暑,再热也不能贪一时凉快

  高温天气应减少活动,尤其要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活动。一般来说,晴日里,上午九点以后就不宜外出。居室内要注意适度的通风和降温。有条件的,可以选择去一些气温较低的风景区避暑。

  夏季高温也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如在露天乘凉过夜或阴冷无度,致使中气内虚,从而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当在室内感觉凉意时,一定要站起来活动四肢和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

5

注意防暑的同时更要注意防湿

  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所化,独发于夏季。这时暑热之邪,可以耗散阳气津液,造成汗出过多,体液减少而伤津,唇干口燥,尿黄心烦等现象,这就是署邪入侵的结果。夏日炎热容易令人心烦,故宁心神尤为重要,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虚;二是要有较好的精神修养,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

  长夏多湿,湿热交汇,这是气候规律。尤其在南方,天气炎热又多雨,湿邪重浊向下,特别容易伤害脾胃功能,而导致夏天人们消化不良的现象;湿气也特别容易侵犯肌肤筋骨,所以,在夏季高温天多发生皮肤病变和关节炎等。还要注意卫生和除湿,以防暑湿之邪浸淫皮肤和体内。由于气温超过34摄氏度,人体内热外泄就会受阻,所以,当出现头昏眼花、四肢发麻、恶心口干、皮肤干燥等症状时,应首先想到这是中暑的先兆,须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如用冷水擦浴,头敷湿毛巾等,如仍不能减轻症状,甚至还出现高烧、呕吐等症,医院急救。

6

调节饮食

夏天的时令蔬菜、新鲜水果,如生菜、苦瓜、黄瓜、西红柿、桃子、杏、西瓜、甜瓜等,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需要。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饮用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儿童和婴幼儿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和散热功能差,儿科专家提醒家长要尽量减少孩子的户外活动以防晒;要给孩子适当补充水分,最好是饮用一些淡的盐开水;冷饮不要猛吃,否则会导致肠胃疾病;食用一些清淡的食物,常吃水果。

最后,小编要提醒的是……

俗语说,“心静自然凉”,虽然没有那么深情,但是平静的心境确实能让人气血通畅,心平气和,神清气爽,自然体温会比较低,人体感觉舒适。

来源:医院官微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