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漆,又名天然生漆、大漆、土漆,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天然液汁。它是中国特有、使用历史悠久的、天然形成的涂饰材料,至今没有一种合成涂料能在坚硬度、耐久性等主要性能方面超过它。因此,它有“涂料之王”的美名。
古字“桼”同“漆”,从象形文字中可理解为:“桼”字,上部从木,左右各一撇,像用刀切破树皮,以竹管外导,下部从水,像木汁流出状。
漆(lacquer)的历史非常悠久,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一只髹(音xiu,指为器物涂漆)漆木碗,距今已有多年。
河姆渡遗址髹漆木碗
根据史料推测,在新石器时期,古人就已经认识到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漆”字的构成也可佐证:漆来源于漆树(sumach,lacquetree),所有树木名称的汉字都从木旁,例如:松、柏、榉、杨等等,唯独“漆”字从水。因为这种树的树干处会流出汁液,称之为“桼”:上部从木,中间从人,下部从水,形象地表明漆树、人、漆液的关联。《庄子?人世间》中有语:“漆可用,故割之”,是中国最早关于采割生漆的记载。
漆树是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米。树叶呈椭圆形,初夏开黄绿色的花朵,秋季结果成扁球形。漆树在中国分布很广,环绕四川盆地的几个省份是其分布中心,因为这些地区气候温润,非常适于漆树的生长。
漆树
八年以上的漆树可以产漆,漆农用蚌壳割开树皮,将蚌壳或竹片插在刀口下方,采集的漆液汇入木桶后,用油纸密封保存。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漆液,叫生漆,而熟漆是指经过日照、搅拌,掺入桐油氧化后的生漆。
流了大概两个小时的漆液,从乳白变成栗壳色
漆液的主要成份是漆酚,其他还有树胶质、氮、水分及微量的挥发酸等,刚割取的漆液呈乳白色粘稠状,接触空气后氧化颜色慢慢变深,最后成为栗壳色。生漆很难调成鲜艳的色漆,因为生漆本身色泽深沉,颜料加入其中,很容易被生漆原色征服,所以古代漆器大多是黑、朱二色。
将漆液一点点收集在罐子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诗中的朱漆大门在封建时期是官府专用,普通百姓为了避嫌大多选择黑漆。俗语说“凡漆不言色者皆黑”,现在人们还用“漆黑一片”来形容夜色的黑。至于让生漆变黑,可以将铁锈水调入漆中,氧化铁和漆酚发生呈色反应,搅拌均匀后,刷在物件上,黝黑如墨。这种黑漆也叫乌漆、玄漆。
黑漆
明清时期的大漆家具
虽然大漆属于天然植物漆,但是有些人接触未干的大漆会皮肤过敏,甚至闻到大漆的味道也能起疹子。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傅们会说是被大漆“咬了”,其实,这是大漆过敏症。一般来说,无需特别治疗,七天左右就会自愈。
精美的日本漆器
大漆涂装应用源源流长,古今中外闻名,其对环境影响小,具有防水、防虫、杀菌、防腐的功效外,漆料对酸性、盐分、潮湿的耐力强。其功能不仅能美化,更能保护器物,一直被视为理想涂料的首选,漆业因此非常昌盛,经久不衰。漆器和瓷器被视为东方文明的象征,后传至日本,因为日本人在生活中仰赖漆器的程度远远超越其他民族,西方人因此把漆器称为“Japan”,而把瓷器称为“China”。
每年的四月初到八月底是漆农们上山割漆的时节,漆农们早出晚归,找到合适采集的漆树,在距离地面半米处割出一道长约15厘米,深达2厘米,宽1到2厘米的口子,然后转到这个树的另一侧与第一个口子距离约40厘米处割开第二道口子,这样交错开口是为了不阻碍漆树自身的营养输送,保存漆树的生命。
割一年漆,要休息两年,如果你一直割的话,树皮割划过多,漆树就会死掉。不仅如此,漆树要生长七年之后才可以进行第一次割漆,而且漆树每割十天就要歇十天,当割开漆树十分钟之后,漆才从割破的树皮中慢慢渗出来,流量非常少,在这个行业里,有‘百里千刀一两漆’的说法,漆农们要走上一百里路,在漆树上割一千刀才能得到一两漆,这种说法虽然夸张,但是足以说明生漆的产量之低和价值之珍贵。
从漆树上刚刚割下的漆液是乳白色的,与空气接触后会变成栗壳色进而成黑色,从漆树上采割下来的生漆里面会有颗粒状的杂质,并不能直接用来修饰物品,还需要用布进行过滤。
滤漆时需要选用受力强,空隙均匀且细腻的布,这样效果最好。
滤漆时将生漆倒入布中,砸好布口,将两端分别绑在滤漆架上,上足劲儿。两人用木棒来回挤压布,擀出布包裹的生漆,直到漆全部流出后,布里留下的就是漆渣了。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几次才能得到细腻的漆液,这样的漆液已经能够直接使用,但因为色泽度较差,一般仅仅用作底漆,如果作为面漆使用,需要将生漆进行提炼。
大漆师傅们将过滤后的生漆下盘量晒,不断搅拌,让漆液和空气充分接触,并用红外线照射,取出水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附着力。
刚割取的漆液,呈灰乳色
与空气接触后的漆液,呈栗褐色
干后的漆液,呈褐色
大漆极易氧化,遇空气即开始氧化颜色变深,完全干燥后则变为褐黑色漆膜,致密坚硬,好似一副风雨不透的铠甲,不仅耐磨、防霉、防水,更可耐高温、耐酸碱腐蚀。到目前为止,任何合成涂料都仍无法与这一古老的天然涂料匹敌。
大漆有着广泛而不可替代的用途,包括作为海底光缆的防腐涂料。另外,这优质涂料还是味药,《本草纲目》载,漆气味辛、温,有消肿杀虫、活血散瘀之功效。
大漆优异的特性,是各种复杂成分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化学合成涂料是根本无法复制的。
更多精彩!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