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是亲子互动的最佳时机,爸爸妈妈们千万别错过,放下手头的工作陪孩子一起远离网络、电脑、手机,在互动益智游戏中感受春节的快乐。
本报记者为你盘点在家就能玩的益智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提高动手、动脑能力,为家庭相聚时光增添欢乐。
儿童迷宫:锻炼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
在地板上用胶条贴出迷宫的图形,由家长设置入口、出口和路障,让孩子尝试在迷宫中寻找出口。
儿童迷宫游戏能够开发孩子的大脑,促进空间推理能力,锻炼孩子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也能为孩子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迷宫游戏还可以有不同的创意玩法。
在游戏开始前,家长可以给孩子三条小贴士: 第一条:进入迷宫后,可以任选一条道路往前走; 第二条:如果遇到走不通的死胡同,就马上返回,并在该路口做个记号; 第三条:如果遇到了叉路口,观察一下是否还有没有走过的通道。如果有,就任选一条通道往前走;如果没有,就顺着原路返回原来的叉路口,并做个记号,直到找到出口为止。如果要把迷宫所有地方都搜查到,还要加上一条,就是凡是没有做记号的通道都要走一遍。
穿越障碍:提高肢体协调能力和柔韧性
很多家长都看过电影中演员穿越红外线障碍的炫酷表演,家长们可以在家里自制障碍锻炼小朋友。
在家里找一个过道,左右两边贴一些纸条作为路障,孩子要身体不接触路障才算是顺利通过。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穿越障碍,在充满刺激的游戏过程中,提高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和柔韧性。
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不断提高难度,还可以适时加入动感配乐,增加游戏的紧张感。胶条游乐场:充分发挥孩子想象力
用胶条给孩子在室内营造一个游戏空间,家长们可以利用沙发、柜子等家具为孩子设计出多条道路,曲折的坡路、笔直的坦途都可以成为孩子手边玩具的驰骋空间。
为装饰游乐场,孩子们可以自己动手,利用硬纸板、彩色画笔勾画出房屋、树木等物体的形状,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将理想中的游乐场变成真实的欢乐天堂。
家长们可以适时地给孩子提供指导和提示,并鼓励他们用废弃的矿泉水瓶、纸箱制造形态各异的玩具。 行走轨迹:培养平衡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
父母可以用胶条在地板上贴出任意几条路线,让孩子们按照轨迹行走,不踩线、不过界地走完全程才算胜利。
这样的“弯路”训练,能培养孩子的平衡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
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增加游戏难度。让孩子用吸管吹玻璃球,使玻璃球沿着规定路线滚动。行走轨迹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气息控制力和方向,充分开发孩子智力。手指创意:培养孩子耐心与专注力
孩子运用手的各个部位,如手掌、掌侧、手指、指尖等蘸上颜料印出各种玩偶造型。再用水彩笔、蜡笔等辅助材料进行添画,创造出各种活泼诙谐的画面。
手印画提供了幼儿以皮肤直接作用于颜料和纸张的机会,促使孩子在玩弄色彩和偶然造型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有效开发右脑和多元智能。手指画远比线条画更富有吸引力的色彩创作特点,能够让孩子长时间从事主动性活动,从小培养孩子的耐心与专注力。
愤怒的小鸟:培养动手能力和空间感
家长们一定深知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的危害,春节期间将手机里“愤怒的小鸟”游戏搬到家中,让孩子体验充满现场感的游戏氛围。
用废弃的纸杯或者奶粉罐依次摆好,家里的毛绒玩具当作小鸟子弹,用皮筋来发射子弹攻击目标。
在游戏过程中让孩子自行搭建玩具塔,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通过现场版“愤怒的小鸟”,瞄准射击的动作可以训练孩子的空间感。
跳房子:训练空间智能和肌肉控制力
在地上画一些规则的方格子,用一串算盘珠子或者一块石头子,从格子外按照既定的规则踢进不同的格子。只要不在线上,不出目标格子,就算是过了一关。这些游戏规则可以由孩子和家长商量确定。
跳房子需要把握好踢石子或者算盘珠的力度,才能跳中既定的“房子”。通过跳房子,孩子的空间智能、肌肉控制力部得到训练。跳房子需要遵循有一定的顺序,但是中间又有变化,并且这些顺序与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有助于孩子理解各种数理逻辑关系。
跳房子还是一项体力活,单脚跳的时候为多,能有效地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与运动能力。
踩泡泡膜:促进孩子触觉发展
快递纸盒里的泡泡膜也可以成为孩子玩乐的道具。将泡泡膜积攒起来,拼接成一条“泡泡路”。当小脚丫与柔软的泡泡膜亲密接触时,对孩子来说,会是什么样的新鲜感受?快动手为孩子打造一条如同踩在云端的“泡泡路”吧。
如果家里比较温暖,可以让孩子光着脚去感受,促进孩子的触觉发展。 大纸箱游乐场:尝试表演挖掘艺术潜力
家长们快把家里不用的大纸箱翻出来,为孩子绘制一个游戏场,让孩子把小脑袋里想象出来的情景都实现。再把小玩具或者小玩偶都拿出来,在自己创造的游戏场里玩情景剧,一定会充满乐趣。
爸爸妈妈还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来玩角色扮演,根据孩子营造的情景氛围决定角色,在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的同时,尝试表演,挖掘艺术潜力。 分类游戏:训练观察力考验记忆力
家长们可以把家里各种奇形怪状的物体堆积在一起,让孩子根据物体的形状、材质、颜色、质感、重量等要素进行分类。
分类游戏的道具远远不止奇形怪状的物体,还可以把各种瓶子与瓶盖分离,让孩子自己进行配对。
当然还可以找一些废旧的颜色鲜艳的盒子。选择多个不同的颜色,然后剪出2对颜色、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或圆形。将它们全部倒扣在地板上,让孩子一个个翻开,寻找相同盒子上的图案进行配对。
在这样愉快的游戏中,可以训练孩子对物体的认知,训练他们的观察力,以及考验孩子的记忆力。积木:培养早期算数学会观察
在玩积木玩具时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参与思考比例、对称等问题,对于孩子算数早期培养很有意义。
孩子搭出来的房子之类的物体,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在动手搭建之前,孩子首先要学会观察,然后在玩的过程中把观察到的事物用积木表现出来。
家长最好陪着孩子一起搭积木,激发孩子创作灵感,并培养孩子与人沟通、交流和协作的能力。由孩子自己控制积木的搭建节奏和步骤,给孩子带来满足感和自信心。投篮比赛:培养手脑协调力开发右脑
准备一个篮子作为篮筐,然后拿一些废旧的报纸,把报纸裹成一团,做成一个个纸球。爸爸、妈妈和宝宝进行扔纸球比赛,看谁扔进篮子里的球最多。这个游戏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进行。
游戏开始前,家长们可以制定一套模拟篮球比赛的规则,根据不同投篮位置规定得分标准。
家庭小剧场:感受艺术气息树立自信
在家里也能给孩子搭建一个表现自我的舞台。找一块床单,挂在门框上仿制成一个简单的小幕布,让孩子们带着他们的小手偶来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
唯美的童话故事、逗趣的喜剧笑话、严肃的书本课文都可以成为孩子们表演的脚本,让他们将书本中的人物搬上“舞台”,用自己的声音、动作、表情来诠释他们心中人物的形象、性格。
爸爸妈妈作为观众,一定要给孩子充分的肯定,让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的气息,并逐渐树立自信。
完华商晨报创造并收集最有用的信息8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