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医院“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大会”隆重召开,会议邀请了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杨雄里院士、医院周伟平教授等著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等重点、热点问题进行学术交流。
会议伊始,大会表彰了“十二五”医院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的成果,医院肝胆胰外科在此期间成绩斐然,共有4人次接受大会表彰,分别表彰:邵江华教授获得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赣鄱英才“”工程、南昌大学“人才”工程赣江杰出教授等荣誉及科研成果,邹书兵教授获得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刘天德博士获得江西百人远航工程项目资助,袁荣发博士获得“医院十大科技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此后,肝胆胰外科作为六个代表科室之一汇报了近年来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效,深刻地剖析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晰地提出未来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建设目标。医院周伟平教授及各位专家肯定了学科所取得的成绩,交流了目前肝胆外科领域先进的研究理念和研究目标,为学科未来的发展表达了期许:希望能把更多肝胆疾病患者留在江西,同时取得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肝胆胰外科作为江西省肝胆胰外科的发源地,拥有江西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江西省肝胆疾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普通外科质量控制中心、江西省腹腔镜(普外)质量控制中心暨培训基地等高水平转化及研究平台;集结了一批实力雄厚的技术人才,医院学会肝胆外科分会、医院学会肝脏外科分会、医院学会普外腹腔镜外科分会、江西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胆外科学组主任委员单位;科室建立以来,一直引领着江西省肝胆胰外科的发展,率先在我省开展多项国内外先进的诊疗技术,填补我省技术空白,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十二五”以来,肝胆外科继续秉持“以提高临床技术为先导,以发展科学研究为支撑”的学科建设理念,制定了详实的学科发展措施,促使学科在医、教、研各领域均高速稳健发展。
在人才队伍方面,打造了一支科研临床复合型人才团队,学科现有国家级委员4人,省级主任委员3人,省级副主任委员4人,二级教授2人;学科还与国内外先进的医疗及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关系,为团队成员创造条件拓宽国际视野,分别举办2场与日本长崎大学、医院的学术讲座和交流会,选派4人前往医院、医院、日本长崎大学病院学习深造。
在临床技术领域,学科坚持与国际先进诊疗技术、诊疗理念接轨,率先在省内独立自主完成了PVE二步肝切除、ALPPS术、规则性肝切除术等先进诊疗技术,形成了肝胆外科主要病种如原发性肝癌、肝胆管结石、胆系肿瘤、胰腺肿瘤的规范化诊疗体系,以术前影像三维成像系统、ICG肝功能储备评估以及术中超声辅助等方式为实现精准治疗奠定坚实基础,而常规采用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确定治疗方案、术后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管理已经成为学科的亮点和特色。近年来,由科室骨干代表参赛的手术作品在多个国家及省级大赛中斩获殊荣:年,由刘天德博士代表参赛的手术作品《Glisson蒂解剖性肝切除术在S6+S7段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在《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主办的“右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大赛”中荣获得全国二等奖。年,由邵江华教授、邬林泉教授主刀,由袁荣发博士代表参赛的手术作品《肝正中裂劈开切除VIII段深部肝癌》在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协作组主办的“加速康复外科病例演讲点评交流赛”中荣获江西省第一名。
如果说精湛的医术是学科的主体,那么科研便是学科展翅翱翔的双翼,因此学科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为学科发展增加重要砝码。5年来,学科共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省厅级课题50余项,发表SCI论文28篇,核心期刊余篇,获得科技奖励4项。其中邵江华教授研究团队在肝癌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肿瘤学期刊《肿瘤研究》(《CancerResearch》)上连续发表2篇SCI论文,表明了学科在肝癌基础研究领域已经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此外,学科把提高全省肝胆疾病诊治水平、推进全省肝胆疾病诊疗技术规范化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一方面,积极参与医学学科省市共建、省县共建项目,多举措、多形式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交流与协作的目的。第一批共建的两个肝胆外科均被评为“江西省先进医学学科”和“市级重点学科”。另一方面,创立了“肝胆胰外科鄱阳湖论坛”学术品牌,每年举办多期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肝胆疾病诊疗研讨会、肝胆疾病诊疗技术培训班、手术直播演示以及手术观摩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我省肝胆疾病诊疗理念、诊疗技术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与国内先进水平接轨。
医院肝胆胰外科心怀理想、脚踏实地、固本强基、行稳致远,为把学科建设成为江西省高水平的肝胆疾病防治平台、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学科,实现健康中国梦而不断努力!
东方爱婴宽城早教中心06个月i ki东方爱婴带您开启童话王国梦幻之旅更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