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

三伏贴的贴敷原理是于夏季三伏日,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观念,此事人体的阳气也最旺盛,经络气血流注也最旺盛。此时采用一些生姜、白芥子等辛温的药物,贴在疾病相应的穴位上,两阳相合,能够很好地治疗一些反复发作性及过敏性疾病,以达祛病保健的作用,以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更佳。

经专家组研究证明,该疗法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对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体虚易感冒等病症有效率达80%以上,并以纯天然、无副作用而深受欢迎。

▲▲▲▲▲▲▲▲▲▲▲▲▲▲▲▲▲▲▲▲▲▲▲▲▲▲▲▲▲▲▲▲▲▲▲▲▲▲▲▲▲▲▲▲▲▲▲▲▲▲▲▲▲▲▲▲▲▲▲▲▲▲▲

晓晓

艾艾,你知道什么是三伏贴吗?

艾艾

我去年就贴三伏贴精气神都好多了,听说今年冬病夏治活动又将开始了,我们一起去吧!

晓晓

好,我们一起去,别忘了叫上我。

冬病夏治是选择在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最盛,亦是人体气血运行最为旺盛之际,在特定穴位贴敷药物。此时人体腠理开泄,气血运行趋于体表之时,通过经络系统的传导,将药力直达病所,获得治病、防病的最佳效果。

1三伏贴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作风等履属寒疾病。

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亚健康调理(治未病):免疫力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等。

2贴敷注意事项:

1、禁用人群:孕妇、恶性肿瘤、强过敏体质者、感冒发热者、患感染性疾病、支气管扩张并咯血者、贴敷部位皮肤有溃疡、创伤者。

2、敷贴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鱼、虾、蟹、海鲜等腥膻;忌鸡、牛、狗肉等发物。

3、夏季敷贴期间,最好不要游泳、吃冷饮,敷贴当日撕去贴药后最好过4-6小时再洗澡。

4、敷药时间一般成人为4-6小时,儿童可为2小时左右,但因人而异,可适当延长或缩短贴敷时间,皮肤刺激反应强烈者可提前揭下药物;皮肤反应不明显者可适当延长至8小时,最长不能超过10小时。建议第一次敷贴时间宜短,第二次比第一次延长,第三次比第二次延长,应尽量避免由于第一次敷贴就出错而影响第二、第三次的按时敷贴。

5、敷药后局部可出现皮肤泛红、搔痒、灼热或疼痛,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水泡,此属天灸疗法正常反应,经正确处理均能消失,千万不可自行抓破以免引起局部皮肤感染。

3三伏贴最佳时间:

每年“伏前加强”、“头伏”、“中伏”、“中伏加强”“末伏”、“伏后加强”的每一伏期间选择一天进行穴位贴敷治疗。

每次贴敷最好间隔7~10天,连续贴敷3~5年。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终身贴敷。

年三伏贴时间表

第一贴:伏前加强(7月2日--7月11日)

第二贴:头伏(7月12日--7月21日)

第三贴:中伏(7月22日--7月31日)

第四贴:中伏加强(8月1日--8月10日)

第五贴: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第六贴:伏后加强(8月21日--8月30日)

号外!号外!

注意啦!“三伏贴”广受追捧,医院中医馆即将开贴!机会不容错过,请提前预约!

END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网络》,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些朋友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