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的黄奶奶一个月暴瘦30斤,可不是减肥有方,而是一颗比鸡蛋还大的石头在她体内作怪。这颗石头可把她折磨得不行,先是腹部绞痛,随后又是呕吐,还什么东西都吃不下。

  近日,医院普外科专家团队帮黄奶奶取出了这颗“调皮”的石头。

(从老人体内取出的结石)

  七旬奶奶一个月暴瘦30斤

  黄奶奶,今年72岁,十几年前黄奶奶就查出了胆囊结石。因为没有什么不舒服,一直没有把这个小毛病放在心上。

  最近,黄奶奶觉得上腹疼痛,吃不下东西,一个月下来瘦了30斤。“后来还逐渐加重,是绞痛的那种,只能喝点稀饭。”黄奶奶回忆。家人急忙医院去看病,随后转入了医院普外科。

  检查显示胆囊结石不见了?

  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唐定介绍,患者来院时血定粉酶增高,考虑是急性胰腺炎。入院后,经腹部X片、CT平扫及增强、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均显示胆囊萎缩没有显影,原来的胆囊结石跑到十二指肠里去了。

  十二指肠取出10*4*4cm结石!

  7月4日,医院外科专家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取出了一个10*4*4cm比鸡蛋还要大的的结石,并发现十二指肠球降交界处与胆囊形成内瘘。

  唐定介绍,这位患者的结石是典型的胆固醇结石,由于长期的刺激导致胆囊形成内瘘,结石从内瘘处转移到了十二指肠,这种内瘘的形成一般需要4-5年的时间,发生几率大概是胆囊结石患者的0.5%。

  专家:规律饮食预防胆囊结石

  胆结石在我国成年人发病率接近10%,尤其是在中年以上肥胖妇女中更为多见,发病率甚至达到15%,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

  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呢?唐定表示,一些先天因素,包括年龄、体质和家族遗传等都会对胆结石的发病率造成影响。饮食习惯和一些原发病、细菌和寄生虫感染等也是胆结石的主要成因。

  高胆固醇(动物内脏和蛋黄等)饮食可致血液和胆汁中胆固醇升高,胆汁淤积。慢性肝病(如脂肪肝、肝硬化等)、糖尿病和做过胃切除术的患者也容易罹患胆结石。

  唐定特别提醒大家,要规律饮食,按时吃早餐,经常不吃早餐或两餐间隔时间过长是导致胆结石的危险因素。

  胆结石与胆囊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80%的胆囊癌患者实际上是合并有胆囊结石的,特别是直径大于2cm的结石,胆囊癌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几十倍。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