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零食是很多人的心头爱,
可是您得注意了,
零食吃多了,
也会有危害。
最近,贵州安顺一个12岁的女孩小丹就因为喜欢吃零食,身体出现了问题。
医院外科高光剑医生介绍,当时医院做检查,做完腹B超发现是胆结石,在女孩的胆囊里有十几颗结石,而且个头还不小,平均一颗直径有一公分左右,在小孩子里面比较少见。
为何小小年纪就患有如此严重的胆结石呢?
小丹母亲称,女儿出现腹部疼痛已近两年。起初,家人将她带到当地小诊所就诊,医生称是患了胃炎,吃了止痛药后有所好转。
尤其是在寒假以来,小丹几乎每天都吃零食度日,甚至把零食当成的主食。因一时无法纠正孩子的习惯,又担心孩子饿着,就买了很多零食。如今,在小丹的房间里,仍堆满了各式各样的零食。
对此,医生表示,发现小姑娘特别喜欢吃零食,脂肪类东西摄入多,导致饮食非常不均衡,所以她结石的原因和饮食有很大关系。
那么零食怎么就变成结石了呢?
医生表示,类似“薯条”、“虾条”等膨化食品以及饮料中的油脂含量很高,且含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剂、香精等物质,人体食用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增高,胆囊内胆汁的胆固醇浓度也随之升高,易促发胆结石形成。此外,长期食用零食还会对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未成年人如何预防胆结石?医生表示,儿童胆结石重在预防,要让孩子从小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
第一,家长要教育孩子饭前便前便后都要先洗手,不吃生冷和不干净的食物,以防寄生虫感染。如果发现有肠道蛔虫症患者,要及时彻底地进行驱虫治疗。
第二,倡导孩子多活动,少静坐,不过量进食动物性的脂肪和糖类,少吃精制类食品。鼓励孩子多吃水果、新鲜蔬菜和粗粮,注意饮食结构、均衡营养。
第三,除了规律饮食外,还要让孩子多喝水。因为多喝水可以增加排尿量,而多运动又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这两种方法都有助于孩子把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更多详情,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