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人容易得肾结石?这句话太片面,应该说与生活环境有关!肾结石形成主要原因就是饮食。它是由饮食中可形成结石的有关成分摄入过多引起的。
结石形成的原因复杂,多种因素都可以影响,但有人说长期喝含有水垢的水会得结石?这种观点是错的!水放置久了或者烧开以后,底部会形成一层层白色沉淀物,这沉淀物成分为硫酸钙、碳酸氢镁、,有时也会生成碳酸镁,这些物质虽然不溶于水,但是可以与胃酸发生反应,胃酸的PH值是多少呢?
当进食的时候,胃酸的PH值可达2-3之间,水垢与盐酸反应,会溶解。溶解后的产物与食物、肠液形成不被肠道吸收的物质,然后随着粪便排出。还有一小部分被肠道吸收,通过血液循环被人体细胞组织所利用,另外一小部分经过代谢通过肾脏,由尿液排出。
结石的形成与两个方面有关:
一方面是:与饮食、环境有关,饮食中动物蛋白增多,膳食纤维素摄入减少,喝水减少,尿量也随之减少,以致尿液浓缩,结石析出;另外也与遗传及代谢、环境因素、年龄有关。
另一方面是:与某些疾病有关,例如老年人的前列腺增生,由于尿液中的晶体或基质在流动位置较差的地方沉积,尿液滞留继发感染,也是有利于结石形成;痛风:由于尿酸过高,也可以形成结石;甲状腺功能亢进:作用于骨、肾,使血钙升高,尿钙升高,低磷血症,也会诱发结石的形成;还有一些原因,如长期卧床、尿道感染、长期腹泻、某些药物等。
哪些食物会导致结石形成?
动物内脏、海产食品、花生、豆角、菠菜等,均含有较多的嘌呤成分。嘌呤进入体内后,要进行新陈代谢,它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如果一次过多的食用了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嘌呤的代谢又失常,草酸盐便在尿中沉积而形成尿结石。
各种动物的肉类,尤其是肥猪肉,都是脂肪多的食品。多吃了体内脂肪必然增高,脂肪会减少肠道中可结合的钙,因而引起对草酸盐的吸收增多,如果一旦出现排泄功能障碍,如出汗多、喝水少,尿量少,肾结石很可能就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所以医生们常讲,为了预防得结石病,热天要多喝水,吃了油水多的食物,也要多喝点水,以促进排尿通畅,稀释尿液成分,就减少了得结石的危险。
糖是人体的重要组成养分,要经常适量增补,但一下子增加太多,尤其是乳糖,也会为结石形成创造条件。不论正常人或结石病人,在食用克蔗糖后,过两小时去检查他们的尿,发现尿中的钙和草酸的浓度均上升,若是服用乳糖,它更能促进钙的吸收,更可能导致草酸钙在体内的积存而形成尿结石。
蛋白质过量,对肾结石成分进行化验分析,发现结石中的草酸钙占87.5%,这么大比重的草酸钙的来源就是因为蛋白质里除含有草酸的原料—甘氨酸、羟脯胺酸之外,蛋白质还能促进肠道功能对钙的吸收。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