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吃一草,百岁不显老”,清明果就是由艾叶做成的,最近家家户户都在制作清明果,医院出现了很多胃部不适的患者,医生介绍:这些患者都是因为受不住美食的“诱惑”,多吃了一些,导致出现胃胀气、胃痛、消化不良等情况。
如今,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趋科学。医生说:清明果有自己的脾性,人们的肠胃也各有特色,清明果用什么馅料、适合哪些人吃都是有讲究的,接下来,我们就从医学角度出发,重新认识清明果。
从中医角度讲,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艾草特殊的气味同时也具有一定作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而糯米,其实也是中药材的一种。性味甘、温,主要的功效有补中益气;健脾止泻;解毒。主脾胃虚寒泄泻;霍乱吐逆;消渴尿多;自汗;痘疮;痔疮等。
由此看来,单单是艾草和糯米,对人的健康还是益处很多。可为什么有些人吃了这两种材料做的清明果之后会感觉肠胃不舒服呢?
原来,清明果的主要成分——糯米对于脾胃功能差的人来说较难消化,少食可以补中益气,多食则会加重脾胃运化的负担,出现胃肚气、胃痛、消化不良等情况。老年人和小孩的消化功能都不是很好,应该尽量少吃;糯米还会导致一些炎症的复发或病情恶化,所以患有胰腺炎和胃炎的也要禁止食用清明果;有胆囊炎、胆结石的患者也不宜食用清明果,以免消化不良。
清明果的馅料通常会有笋、野菜、肉丁等,也有一些会用到豆沙等甜食。清明节期间天气回暖,是野菜生长最旺盛的时候。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吃得好等于进补,可以起到保健作用,可吃错了,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此外,因清明果淀粉含量较高,不利于血糖控制,所以糖尿病患者也要少吃。对于控糖,糖尿病患者可以试试硫辛酸片控糖,硫辛酸片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代谢,对抗糖基化,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事实上硫辛酸一直作为一种糖尿病用药在临床使用,安全性很高。
温馨提醒:清明果是在这个特殊时节的独有味道,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吃、时时都能吃。提醒:清明果虽时令时间短,但也要适量品尝,不可贪食。刚出锅的清明果较易消化,但如果成了冷食,它的粘性和韧性增强,容易黏腻碍胃,便不易消化,所以清明果建议趁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