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胆结石?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
此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部分胆囊结石患者终身无症状,即所谓隐性结石。
非隐性结石症状:
①较大的胆囊结石可引起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
②较小的结石会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平卧后,结石阻塞胆囊管而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是指肝内胆管系统产生结石,常与肝外胆管结石合并存在,但也有单纯的肝内胆管结石,又称真性肝内结石症。
症状多表现为:
①患者常自幼年即有腹痛、发冷、发热、黄疸反复发作的病史。患者年龄较胆囊结石患者小,部分病人与肝内胆管先天的异常有关。
②腹痛、黄疸、发热是主症,但很少发生典型的剧烈的绞痛。
③反复发作期可出现多种肝功能异常,间歇期碱性磷酸酶上升;久病不愈可致肝叶分段发生萎缩和肝纤维化。肝功能有损害,而胆囊功能可能正常。
④并发症多且较严重,较常见的有化脓性肝内胆管炎、肝脓肿、胆道出血等。胆造影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而无肝外胆管扩张,肝管内有小透亮。
如何治疗胆结石疼痛?
常见的胆石症的患者,常常伴有胆囊炎的症状:右上腹疼痛,并且放射至右肩背部、腹胀腹痛、嗳气、甚至厌油、纳呆、大便不通畅、严重的有胆绞痛、黄疸、发热、高热。
临床治疗多是清淡饮食、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要抗生素治疗并降黄疸、护肝,中医药治疗疏肝理气、淸热利湿、退黄疸消积滞、辨证论治。
如果胆石梗阻至黄疸肝功能损害的,待病情稳定需要手术治疗。
形成胆结石有哪些原因?
除了生理上的先天因素、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因素外,不健康饮食及生活因素也是重要的诱因。
1.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或体力劳动少,会使胆囊肌的收缩力下降,胆汁排空延迟,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条件。
2.体质肥胖
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饮品或零食,如蛋黄、肥肉、动物内脏、动物皮等。而肥胖是患胆结石的重要基础。
3.不吃早餐
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
4.饭后久坐
当人呈一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
5.肝硬化者
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致雌激素水平较高,加上肝硬化病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可造成胆结石。
6.遗传因素
遗传因子在明确胆结石危险性方面显然起着重要作用,胆结石在胆固醇胆石症患者的近亲中经常发生。
胆结石的注意事项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有效预防结石发作和进展。
2.对于肥胖患者,应积极减肥,恢复胆固醇的正常代谢,防止胆结石加重或新发胆结石。
3.合理饮食,这是最重要的一点,饮食要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以清淡、低脂饮食为主,忌辛辣刺激、油炸、烧烤等。
预防胆结石“五要”、“五忌”
“五要”
1.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生吃瓜果要洗干净,养成良好的习惯。
2.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等,但记住不宜吃菠菜,菠菜含有丰富草酸,易形成草酸钙、草酸盐结晶,加重胆结石。
3.尽量用植物油炒菜,菜式以炖、烩、蒸为宜。
4.多吃优质蛋白,如瘦肉、鸡肉、鱼等,少吃肥腻食物。
5.要吃早餐,不宜长时间空腹,以免胆汁分泌过多,加重胆结石。
“五忌”
1.忌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
2.忌吃高脂肪食物,不吃油炸、烧烤。
3.忌暴饮暴食,减轻胆囊负担,防止胆汁大量分泌,形成胆囊炎、胆绞痛等。
4.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等。
5.忌烟酒、咖啡,防止胃酸分泌过多,胆囊剧烈收缩,导致胆汁排除障碍,引发胆绞痛。
编辑:高伟珊责任编辑:韩力
投稿邮箱:jilin
.儿童白癜风发病症状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